旺苍:农旅融合织新景 绿水青山酿“金山”
初秋,走进旺苍县五权镇铜钱村,茶叶园区里茶丛叠翠、茶垄蜿蜒,而张华镇松浪村则瓜果满枝、香气四溢,一幅生态与产业共荣的画卷在县域内徐徐铺展。 “快看这脆红李,长得多饱满。”8月22日,张华镇松浪村村民伍献正忙着采摘果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期待:“松浪村园区基地300亩脆红李,能产60万斤,产值达1500万元。” 作为周边有名的“瓜果村”,松浪村里,脆红李、凤冠梨、猕猴桃等水果长势喜人。每到瓜果成熟季,来自南充、成都、广安等地的收购车辆便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将新鲜水果运往全国各地。 “以前,开荒种地累断腰,种点粮食仅够糊口。” 松浪村党支部书记伍凯感慨道,前些年脱贫攻坚时种下的树,如今让村民尝到了甜头,“这几年,因地制宜发展水果,村里平均每年增收约0.55万元。” 从传统种植到特色农业,旺苍的绿色家底正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据统计,全县种植茶叶25万亩,发展特色果蔬70余万亩……“从粗放种植到精细经营,从单一农业到多元发展,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说,“漫山遍野的绿色,就是我们的聚宝盆。” 在农业焕发新活力的同时,旺苍的绿水青山也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何亨亨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的他在“家门口”的茶园当上了“上班族”。上午8点,他准时来到五权镇铜钱村茶叶园区,弯腰穿梭在齐腰高的茶树间,开始了一天的茶园秋季管护工作。修剪病枝、清除杂草、检查土壤墒情,一系列动作娴熟利落,胸前的工作牌在晨光下格外醒目。 “以前总想着往外跑打工,现在守着茶园每月能挣9000元,还能照顾家里,比啥都强。”何亨亨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身后连片的茶园说,“你看这满山的茶树,都是咱村的‘绿色银行’。” 登高远眺,铜钱村山上绿树成荫,200亩茶园层层叠叠,如碧浪翻涌;山下溪流潺潺,清澈见底……2022年,铜钱村凭借这“绿水青山”的优势将茶园管护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让村民在自家茶园里实现了稳定就业。 “这和我想象中的川北山区完全不一样。”清晨,游客王灿在茶园旁的观景台驻足,望着忙碌的茶农和连片的茶园,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五权就像‘小仙境’,不仅有天然溶洞,连茶园都这么有诗意。” 如今的铜钱村,每到周末,来自外省的车辆不在少数。每逢夏季避暑纳凉、采茶节等热闹活动,每月可吸引游客近1万人次,带动茶园采摘体验、茶叶销售等产业蓬勃发展。 “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2万元。”铜钱村党支部书记赵光德说,“让村民在茶园里上班挣钱,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就是村子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单个村庄的蜕变到全县农旅融合的蓬勃发展,旺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该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60.84亿元。 “守着好山水,吃上生态饭,乡亲们的笑容就是幸福生活的最好证明。”李斌的话语,道出了这片土地上生态与民生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周俊)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海军 |
最新内容
- 旺苍:农旅融合织新景 绿水青山酿“金山”
- 700亩黑土滩焕发生态新生 高德美中国“感动,始于肌肤”公益项目第三年圆满收官
- 七星农场吹响安全自查“集结号”筑牢夏管安全“篱笆墙”
- “三链”照亮乡村路:中南数字星火队赋能乡村振兴
-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 青年喜剧演员公益演出活动“笑暖人心,青春传递”顺利举行
- “心愿星计划” 为乡村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 “点亮”万亩荔枝园!顺丰携手雷士照明守护荔农“清晨的甜蜜”
- 共植“枸杞绿”,金美信消费金融以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叠盘暗室试运行科技驱动农业“新引擎”
- 志愿种地,共筑希望田野——志愿活动
- 际连集团发起茶山公益认领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 深耕铁南沃土,厚植治理根基
- 国际范十足!麻章富贵竹闪耀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
-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教育为备耕生产保驾护航
- “鹰舞春之韵·青醉帕米尔”饮水节播种节活动
- 乡村教育振兴公益帮扶,新东方智慧教育在行动
- 张爽:用匠心传递盘锦碱地柿子的自然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