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灯,照亮前程 ——内卷时代下,一对母子的国学救赎
少年风华 云耕细作 当我们期待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能够敞开心扉时,往往要从他做得最为得心应手的一件事说起—— 2025年3月26日晚上八点半,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李宸萌第一次在手机上主持一场线上读诵传统国学经典的公益活动。他用稚嫩又稳重的声音举行了一场幽默风趣的开营仪式,欢迎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年龄跨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5名成员,组成一个为期21天的“新家庭”,共同学习儒家经典《孝经》。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琅琅读书声通过手机电波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那个专注又忙碌的夜晚开始,李宸萌每晚八点半都会投入一个小时的时间,带领线上成员朗读《孝经》原文、交流释义,鼓励坚持打卡,第一时间提供积极的情绪反馈,将这个公益项目热热闹闹地运营了起来。 第一轮21天不间断读经成功闭环,三奇国易馆旗下“新家庭研修”版块的主体项目——“青少年读经训练营”就这样开启了。 继读完《孝经》之后,共读书目又拓展到《论语》、《增广贤文》、《道德经》等经典内容;线上成员从5名逐渐扩大至上百名,不少家长也加入进来跟随伴读。 在持续耕耘半年之后,2025年9月13日,李宸萌第一次以南京三奇国易馆“青少年读经训练营”主理人的身份受邀参加南京国学文化公益平台金陵芸空间的“智问会客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继续参与到国学经典的传承和传播中来。他也是这场活动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受到大家的赞赏和欢迎。 (第三排左3为三奇国易馆“青少年读经训练营”主理人李宸萌) 雨露雷霆 俱是天恩 看到李宸萌精进自律的状态,谁能想到,这个开始在南京传统文化公益圈崭露头角的少年,几年前曾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还时常请假辍学在家,沉迷游戏,作息混乱。整个家庭因为他的状态而陷入到无休止的争吵和暴力冷战中,仿佛跌入深渊。 “那是一段非常压抑的日子,到现在我依然还要面对学习压力,因为我在小学阶段就没有跟上内卷的步伐,很多科目都是第一次学,有畏难情绪,成绩就很难上去。”李宸萌坦然回应关于他学习成绩落后的问题。 而在早期的养育过程中,李宸萌的母亲——南京三奇国易馆馆主陈静娟也自述,当年的自己正处在事业发展的忙碌期,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刚入学意味着什么,只一味地把他交给学校。 “我们是自然而然又自以为是地当着孩子的父母,觉得已经把他送到了当地很好的小学,应该没问题。结果一看到他学习成绩这么差,就非常有情绪,根本没去理解他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学习上的挫败感让李宸萌难以适应学校的各种要求和节奏,慢慢地滑入到所谓班级“差生”的行列。回到家,他又要思考如何面对父母的批评和指责。 “其实我的内心也一直希望自己是厉害的,打游戏也要打得好,出去玩能够呼朋唤友,或者是当局面一片混乱时,我就是那个一出手就能解决问题的人。” 显然,这是一个正处在成长冲突期、内心火热有着英雄情结却又无处安放的孩子。现实社会里的教育规制和体系,在侵蚀和瓦解他的自信,而父母简单粗暴的回应却无法托举他的滑落。 “有一次,我家先生和李宸萌发生了非常剧烈的争吵,他把他的东西几乎都扔了,告诫他以后再也不想管他了,随他去!然后,他们在一个屋檐下有将近七个多月没有讲话,形同陌路。”陈静娟回述着那个阶段家里发生的暴风雨般的冲击,内耗的疲惫折磨着每一个人。这种情景显然不只是某一个家庭的风暴,而是当下所有被陷入教育内卷却又无力跟上节奏而被撕碎的家庭缩影。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究竟怎么才能走上既适合自己又有价值感的幸福成长之路呢?子女不安、家业不稳,何以归宿?痛定思痛,陈静娟毅然决定辞去正处于发展高峰期的高薪工作,转而投向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心理成长的学习中。她下定决心要改变整个家庭的风貌,进行一次全面的“新家庭研修”。 “当我的母亲辞职后,我也不理解她究竟要干什么,我怕她再继续天天盯着我学习,那就更完蛋了。”但是,令李宸萌没有想到的是,学习国学后的母亲竟然渐渐松弛了下来,他们的亲子关系在持续几年的暴风骤雨后,慢慢有了新迹象。 破局之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里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击中了我。我一直向外寻求解决方法,却从未向内审视自己。”辞职后的陈静娟经过各种探索,逐渐在国学经典里找到了希望。 她反思,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是家长的自我教育。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教育,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态里,如果父母自认为可以称为教育者,那一定需要以自身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充沛的能量去触动孩子的心灵。 “我后来发现我妈妈允许我学习不那么好了,我不想上学她就让我请假,我打游戏她也不反对,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但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李宸萌依然迷茫,但他的苦闷终于得到了母亲的理解,他第一次被看见了。 陈静娟决定换一种方式带孩子。她尝试着把李宸萌带到自己学习的国学课堂上去,让他和更多在社会上经历过生存之战的成年人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从生命如何立足的根本之道上启发他的思考。 (图为李宸萌多次和母亲陈静娟一起参加国学学习) (图为李宸萌和母亲的学友一起参加国学课程) 长达两三年的熏染,让李宸萌受到了国学经典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一些社会性约束和要求,他不那么抗拒了。同时,陈静娟开始帮助孩子组建一些交友圈子,把李宸萌从虚拟游戏里拉出来,去接触真实的小伙伴。 (图为李宸萌参加财商启蒙交友活动) 2024年10月,陈静娟带着李宸萌参加了一次由江苏泰和书院组织的“阳明心学”游学之旅,途径泰州、绍兴、杭州等地,寻访古圣先贤的足迹,领略传统经典的魅力。领衔带队的智者让书本上的大道理变得触手可及,是体悟而不是灌输,李宸萌全程积极投入,这种松弛而有感染力的传授方式好像打开了他的心。 (图为李宸萌随泰和书院元玄院长参访绍兴阳明洞天) “假如孩子是一粒种子,有些环境不适合它,我就要想办法给它找到适合的土壤,让他多少能够得到些阳光雨露。” 陈静娟自从学习国学后就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只把失望的情绪强硬地砸向孩子而不给方法,她开始真正意识到,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在学校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家里又没有立足之本,怎么可能成长得健康快乐呢? “放下批判,一起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亲密的战友、并肩同行的合作者和充满耐心的投资人,去浇灌养护这棵未来的参天大树。”这是一起游学后陈静娟的感悟。 从那之后,李宸萌开始主动自学国学经典。 “《论语》里说‘君子和而不同’,让我突然释怀了——不必为了合群而伪装自己。《道德经》的‘大白若辱’让我明白,现在的不足可能正是未来某种优势的铺垫。” 点燃心灯 照亮前程 “让我自己来开设青少年读经训练营,是某一天和我妈妈聊天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因为我一直苦恼自己到底能够做点什么?而她已经学习了六年传统文化的课程,经常带领周围的同学一起读经,她就让我照着做,把周围的小朋友们先带动起来,试试看。” 李宸萌很高兴妈妈给他出了这个主意,他们像拆解公司项目一样,把每个环节开始落地执行。 他首先配合妈妈完成了大概60天的公众号写作,口述分享日常读经心得,吸引愿意一起参与的粉丝们。临近开营之前,他又用手机软件学习制作了招生海报进行分发。当社群初步招生到5个人时,他制定了一张详细的开营流程图,为第一次主持线上会议做好准备。 如此种种,李宸萌仿佛无师自通一般,毫无畏难情绪地完成了,这让陈静娟非常惊讶。原来在松弛和允许探索的心境下,那个最初在学业上屡屡碰壁的“问题孩子”同样能够被点燃。长期诵读的经典古籍带来一股驱动的能量,有束光渗透进了他的心房,他的生命力在复苏。 于是,2025年3月26日晚上八点半,李宸萌第一次在手机上成功主持了第一场线上公益读经分享会。由他担任群主,带领5个孩子诵读《孝经》。这个微型的线上社群,被称为他所培育的第一个线上“新家庭”。天南地北的小朋友和家长在线上相逢,组成一个临时新家庭。当他坐在这个“家长”的位置上时,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更承担起了运营好这个“新家庭”的责任——以身作则,持续领读,用自己的温度去构建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场域。 (图为三奇国易馆“青少年读经训练营”互动反馈) 随着运营口碑的积累,读经人群不断扩大,李宸萌的规划也在不断拓展。根据24传统节气的流转,他决心要把公益读经训练营活动持续做满24期,完成一次年度闭环,争取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每晚八点半,专注读经一小时,考验着这位少年对自己耐力意志的磨炼。 时至2025年秋,在“青少年读经训练营主理人”的身份之外,已经升到初三年级的李宸萌又在计划表里排上了很多全新的内容,包括:积极完成每日课业、减少游戏时间、坚持每日打卡健身、杜绝垃圾食品等多项内容。在他不断变化的背后,则是母亲陈静娟所期盼的新家庭风貌:逐渐破冰的父子关系,不再内耗的精神状态,一团和气的交流氛围…… 结语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清新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当内卷的压力裹挟而来,在传统经典的照拂之下,每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或许都需要来一场亲子间“共同的转身”——不是放弃,而是去探索一条更为智慧的道路,去开拓彼此生命的可能性,去成全那独一无二且珍贵无比的孩子。 (作者:庄婷婷)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海军 |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新内容
- 点燃心灯,照亮前程 ——内卷时代下,一对母子的国学救赎
- 听老兵讲峥嵘岁月,让红色精神浸润乡土
- 为童年添一抹温暖“黄” 我爱我家向安定镇幼儿园捐赠物资
- “侨爱同行·侨兴乡村科教”公益捐赠活动在武乡县石门小学举行
- 漂流阅读进小区,成为一个新亮点
- “寻美家乡文旅 守护蔚蓝海洋”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 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开放日活动圆满举行
- 科技照亮美好未来,vivo信息无障碍实践荣获国际认可
- 革命战士余才甫事迹载入《中江县志》 红色精神永励后人
- 原平市爱心助学站召开“情暖学子,圆梦育人”活动安排暨汤美宝女士助学金专场发放会
- 党员志愿者40年光明守护路:用仁心点亮万家灯火
- 光荣在党五十年 一生峥嵘守初心 ——滨东社区党委上门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周年”
- 多款AI公益工具集体亮相 腾讯探索公益数字化创新路径
- 沙河市正能量公益群“情暖六一点亮未来”助力山里娃走进古城邯郸
- 用公益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大爱 ——记最美公益人傅星
- “大美复兴我的家”董彦斌摄影作品展在邯郸市开展
- 助学金补贴申请流程
- 镜头外的天赐:从千万主播到多元创变者的成长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