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画家冯儒驸:添个渔午入画图 得心应手神为徒

2023-02-04 12:22:3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公益在线
公益在线(公益记者 陶凯龙 刘兴明)营口讯 浩瀚久远的中华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鱼,作为吉祥文化中常见的灵物,历来成为画家笔端之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鱼的寓意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被不断丰富、改变,“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 我国民俗岁末祭祖中讲究供鱼,取年年有余鱼之吉利,则是对鱼的一种图腾崇拜。

 

鱼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又迎合了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人丁旺盛的幸福生活期盼,鱼儿离不开水的自然现象又是鱼水之欢的情感表达,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爱、伉俪美满的情意。

 

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据说鲤鱼跃上龙门就可以变化成龙升上天。 这就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变飞跃、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

南宋的周东卿是画鱼专家,文天祥还曾赞其“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明代的画鱼高手刘节,《无声诗史》说他“善绘鱼,尤神于鲤,矫首振尾,有一跃九霄之神,云从霖雨之势”。 八大山人朱耷的鱼就更有趣了,他笔下的生物总爱翻白眼,一幅《鱼》,画面完全没有其它背景,单单绘小鱼一条,肚白脊黑,眼大嘴尖,眼珠子向上翻,依旧是朱耷笔下特意的那一股子不屑的表情。清代慈禧太后一幅《鱼藻图》设色淡雅,画一条鱼在水藻中游行,水中的绿色植物描绘得清新自然,鱼的形体刻画也是流畅逼真,可见其功底。

 

著名画家齐白石画的鱼,并没有画一滴水,却给人一种在水中游动的感觉。画中的气韵,展现出自然和谐,鱼仿佛被再次赋予了生命力,寥寥数笔表达出客观物体的形象和神态。

辽宁盖州画家冯儒驸先生创作一种切笔的技法把鱼鳞画的活灵活现,自成一绝,其自幼喜画,小学、中学是学校板报员,下乡时笔耕不辍,在公社叁加过县,市展,巜傅导》、《常战不懈》参加过全国巡展,76年由公社保送到辽宁省美院学习深造,后参军在部队画过巜战友》、《驰骋》等军旅题材作品受到好评,复員后在单位画过商品广告,其笔下的鱼画工细腻,纹理分明,眼睛有神,活灵活现,或跃出水面,或嬉戏潜水,形象生动,着实精彩。

 

画家冯儒驸娴熟运用传统的无骨水墨的笔墨技法,力求形、动、透、简的统一,使写意鱼更加完美,而且质感独特,动感极强,形神统一,透出大自然的无限丰富和勃勃生机。

 

其作品中的水,前实后虚,层层推进。同时,他画水之线条灵动潇洒,与画中之鱼穿插呼应,让观者有“海阔凭鱼跃”之感,极具观赏、收藏之价值。

,“无论画何物,必须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方能传神。”冯儒驸把自己的心愿融入到画作中,使那些鱼成了自己的“发言人”。在画中,他以简练灵妙之笔墨绘写出了鱼儿的醇和、天真、烂漫之美。

 

简练、纯净是他着力追求的一种绘画风格。冯儒驸先生不仅抓住了鱼的形似,更是把鱼的神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求达到“形神兼备”的绘画效果,使笔下之鱼经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高度提炼后,其物性之真与画家的心性合而为一,加之用色明快、鲜亮,令整幅作品流露着一种欢快、幸福之感。

 

画家冯儒驸老师与公益记者刘兴明交流文化艺术

冯儒驸简介

冯儒驸,笔名冯学,男,1955年岀生,辽宁省盖卅市人, 2016叁加过全国书画报展巜年年有余》获优秀作品奖,省展《龙腾盛世》、《九龙腾飞》2次入展,近年多次参加营口市、盖州市的画展,荣获全国水墨丹青华夏杯展巜莲年有余》一等奖,积极叁加市文联举办的送书画下乡公益话动。

本文来源:中国公益在线责任编辑:佚名

最新内容

中华慈善总会亚飞公益基金战略合作《备》(2019)12-21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8002049号  技术支持: 国视云新媒体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管理团队 | 删稿指南 | 如何求助 | 管理条例 | 益记录者 | 律师顾问 | ↓新闻订阅

公益在线由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独家运营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9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