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守护童心·智慧成长:创新公益项目多维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2025-08-14 15:01:31 作者:刘 来源:公益在线

  2025年2月至7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守护童心·智慧成长——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安全教育”创新公益小组联动学校、家庭与社区,开展为期6个月的系列安全教育创新公益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覆盖网络安全、预防拐骗、暑期安全等多元场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安全教育网络,以儿童的视角使活动形式更加新颖独特,易于被儿童接受和理解。项目惠及超300组亲子家庭及社区群众。

创新形式:从线上到线下,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项目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拉开序幕。4月15日,公益项目小组推出四部原创安全教育短片,通过动画、情景剧等形式演绎网络安全、电梯安全等主题,在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播放,并被多个社区安全教育专栏转载。一位家长反馈道:“短片里‘防拐骗’情景剧让孩子主动和我们讨论应对方法,效果远超说教。”。

  线下活动更注重互动性与场景化。5月11日中关村“邻里节”市集上,4名公益项目小组4名成员化身为“安全小导师”,带领同龄人通过手绘、角色扮演学习防骗技巧;5月28日豪景佳苑社区端午游园会中,公益项目小组精心设计的“安全迷宫”和粽子主题“安全岛”绘画将传统节日与安全教育巧妙融合,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思,在潜移默化中把安全牢记心中。7月暑期来临之际,小组针对家长和祖辈监护人开展专题活动,通过案例讨论、模拟诈骗场景等,强化家庭监护能力。知春里小区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表示:“老人带孩子最怕突发情况,这次模拟‘陌生人敲门’的演练特别实用。”。

儿童主导:让安全教育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项目最大特色在于以儿童为中心设计活动。在“童画安全”环节,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对安全的理解;在情景互动中,同龄“小导师”的示范更易引发共鸣;而迷宫游戏、知识闯关等设计则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充满趣味的挑战。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儿童对于安全知识的正确应答率从活动前的58%提升至89%。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孩子回家主动教我们识别网络钓鱼链接,这种角色的反转让我们很惊喜。”。

社会意义:织密“家校社”协同防护网

  公益项目的宣传活动不仅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更推动了多方责任共担。亲子问卷、家长面对面讨论等环节,有效增强了家庭的安全教育意识;社区游园会、市集等场景,将安全知识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线上短片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许多对宣传内容感兴趣的人士和一些老师表示:“安全教育不能仅依靠学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来,我们还可以开发更多类似的游戏化课程,并联动更多社区推广这一模式。”

  “守护童心·智慧成长——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安全教育”创新公益项目通过创新手段打破安全教育的刻板印象,以儿童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区,为构建儿童安全成长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公益实践样本。小组后续还将整理活动成果,形成《儿童安全教育游戏化指南》,惠及更多群体,助力为儿童安全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海军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8002049号  技术支持: 国视云新媒体中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管理团队 | 删稿指南 | 如何求助 | 管理条例 | 益记录者 | 律师顾问 | ↓新闻订阅

公益在线由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独家运营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9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