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失智症关爱小分队赴古荡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开展调研
探秘失智照护,凝聚助老初心 为深入了解失智症照护现状,进一步提升对老年群体健康需求的认知,2025年9月5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失智症关爱小分队四名学子组成调研团队,走进金秋家园古荡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兼具实践意义与人文温度的调研活动,在沉浸式观察、深度访谈与专业学习中满载收获。 图 1团队赴金秋家园调研 一、观诊察症,初触失智真实图景 调研伊始,团队成员协助医生为失智症患者进行评估的全过程。诊疗室内,医生通过细致的问答、认知功能测试等方式,耐心了解患者的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行为逻辑等状况,时而温和安抚情绪紧张的患者,时而与陪同家属轻声沟通注意事项。 团队成员全程专注观察,认真记录评估流程与核心重点。从患者偶尔出现的记忆混乱、语言重复等症状中,大家直观感受到失智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对失智症临床评估工作有了更具体、深刻的认知。“以前只在课本或者网络上了解过失智症,今天亲眼看到医生如何细致地与患者沟通、如何专业地判断病情,才明白照护失智老人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团队成员李梦琪同学感慨道,“这种亲身经历让我对老年健康领域有了全新的认知,也让我更想为这个群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图 2团队成员旁观医生评估检测 二、访谈听诉,深品照护家庭心声 随后,将焦点对准失智症患者家属,开展了两场深度访谈。第一位受访者是位头发已染上风霜的阿姨,她的丈夫患阿尔茨海默症已有五余年,一直以来都是她陪伴在侧、悉心照料。访谈中,她缓缓讲述着日常照护的点滴:从每天反复提醒丈夫吃饭、穿衣等基础事项,到耐心应对丈夫偶尔的情绪波动,言语间满是照护的艰辛,却也藏不住对丈夫的深厚情意。 图 3团队成员深度访谈失智症家庭照护者 另一位受访者是位中年女儿,在谈及照护过程中的顾虑时,她坦言自己最大的担忧,是母亲的记忆会持续衰退。目前母亲已出现反应变慢、偶尔认不出她的情况,相比日常照护的体力消耗,她更怕未来某一天,母亲会彻底记不起自己这个女儿。这番表述让团队成员们内心深受触动,大家在详细记录家属需求与心声的同时,更真切地体会到,照护者除了体力上的付出,还要承受巨大的情感压力,也因此更加坚定了关注照护者群体心理需求的决心。 三、聆听讲座,筑牢健康防护意识 调研的最后环节,团队成员与社区老人一同参与了医生主讲的健康讲座。讲座围绕老年群体常见健康问题展开,医生重点强调了“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关键”的理念,不仅详细讲解了适合老年人的体检项目选择标准与注意事项,还分享了预防失智症的实用方法,如合理搭配饮食、坚持适度运动、保持社交活跃等。 医生语言通俗易懂,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台下老人听得十分专注。团队成员们也认真学习,积极记录关键信息,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健康知识储备,更深刻认识到科普宣传对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意识的重要作用。 图 4医生为老人开展健康讲座 四、复盘感悟,凝聚服务社会初心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在服务中心的休息区开展了即时复盘。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观察与感受:有人感慨照护者的不易,有人梳理医生评估中的专业细节,有人则思考如何将讲座中的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从观诊到访谈,再到听讲座,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有医生守护健康的专业责任,有家属守护亲情的陪伴责任,更有我们作为大学生应扛起的社会责任感。”团队负责人徐嘉悦总结道。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实践学习,更是一场心灵触动,让大家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要将调研中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分析,为关注失智症照护群体提供更具体的参考。 金秋家园负责人也对此次调研活动给予高度认可:“年轻一代关注老年健康问题,愿意走进社区、倾听老人和家属的心声,这种跨代关怀特别令人感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大学生团队来这里,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新鲜活力。” 图 5团队成员复盘调研收获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失智症照护已成为牵动无数家庭的社会议题。杭师大学子带着热忱走进社区,用观察记录真实,用倾听传递温度,不仅展现了高校学子扎根实践、服务社会的担当,更让“校社联动”的温暖纽带在关注老年健康的过程中愈发牢固。这份源自实践的思考与行动,正为构建更具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体系,注入着属于青春的力量。 图 6团队成员合照 杭州师范大学失智症关爱小分队,是由曹世华教授领衔、聚焦认知障碍早期筛查评估与失智症照护的研究型志愿服务团队。小组成员常年深入社区、街道、养老院及医院,开展三大核心工作:一是认知障碍早期数字筛查评估,二是认知障碍与照护知识科普,三是为失智症老人及家庭照护者提供针对性志愿服务。目前,小分队的工作已获得多方专业支持,合作单位包括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浙江省大爱老年事务中心、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谷雨养老院、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杭州市医学与老年医学学会、杭州嘉誉护理院等机构;相关活动也受到中国大学生网、中国公益在线、搜狐网、一点资讯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曹世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