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探索新时代交通事故调解新思路
公益在线(公益记录者 赵云)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是乌海市煤矿生产基地,外来人员流动频繁,低收入人群偏多,交通工具以摩托车居多,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加之大多群众不愿意去法院进行民事诉讼,使事故赔偿调解数量、难度加大。为此,乌达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政法、交警、司法、法院的积极协调下,于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了“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委会下设的“张伟工作室”是乌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首个以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专业化建设为主责的辅警工作室,调解员张伟荣获“自治区银牌人民调解员”“自治区首席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新提出了“望闻问切”一站式解纷工作法,通过观察当事人外表、听其说话语气,通过聊天了解事故经过,以最快速度根据其需求寻找突破口,找到切入点开展调解工作;逐步形成了“四层次递进调解法”,即:第一层认真倾听,以听稳绪;第二层冷却情绪,择机调解;第三层用例示范,以法为据;第四层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其便民、利民、高效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日益显著,既减轻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化解了事故矛盾,又方便了群众,同时让民警更多时间专注于事故调查处理与道路疏堵保畅、压控事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法办案质量,节约了社会成本。 在日常调解中,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老百姓因不了解事故理赔流程,经常往返于交警队、医院、保险公司,常常因一个“章子”来回跑,案件理赔款迟迟不能到位。为此,调委会创立了“特约调解室”,主动联系了11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特约调解服务,即保险公司、事故民警、当事人、调解员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彻底打通了交通事故处理难、调解难、理赔难的壁垒。形成了“化整为零”案件赔偿机制,将案件分为“事前告知法定流程—事中跟进案件进度—联系保险公司垫付费用—事后确保履行赔偿”四部分处理,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就能收到理赔款。特约调解室的成立,实现了当事人不用找交警、不用去法院、不用去上访,所有的难题都在这里得到解决。 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更大程度方便群众,不断丰富矛盾纠纷化解方式,调委会成立了“网络调解中心”,创新推进“互联网+人民调解”,依托“钉钉”软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提出调解申请,调解员及时了解纠纷情况,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在线视频调解,达成调解后即可直接在线制作调解协议书,生成具有法律效应且经过公证的电子文书,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互联网+人民调解”共成功调解了交通事故45起。 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共受理并调解成功交通事故纠纷案件5108余件,涉及金额达1.1亿元,被调解人数达1.63万余人。调解纠纷案件成功率达99%,调解案件履行率达100%,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缓解了警民冲突,增加了政府公信力,真正做到了事故调解为人民,调解事故靠人民,调解成果惠人民。 本文来源:中国公益在线责任编辑:佚名 |
最新内容
- 2025“北京榜样”陈凯:转变国人遗嘱观念,踏上十载漫漫公益路
- 红船铸辉煌 弈棋忆初心——滨东花园举办第二届“红船杯”象棋比赛
- 中华遗嘱库丰台分库正式启动,为市民家财安全保驾护航
- 太原:丹心向党绽芳华
- 佳木斯团东风区委联合暖阳志愿联合会开展“当青春遇见荣耀”活动
- 片仔癀国药堂南城西平店——情暖夕阳红·爱心伴成长公益行
- 廉润善行 清风惠民——擦亮“廉心爱盟”金名片
- 裕华堂中医研究院健康公益行走进日照石臼街道幸福社区
- 晨曦行动焕新貌 精细治理迎旅发 ——佳木斯市城管局开展占道器具专项整治行动
- 医路先锋:五年蜕变,从健康陪伴者到保健品宣教员
- 2025职场引路人计划结业,摩根大通携手益社持续赋能绿色经济人才
- 日照石臼街道盛海社区开展健康公益行活动
- 300万遗产之争撕裂四口之家,中华遗嘱库建议多子女家庭“提前安排,早立遗嘱”
- 核能赋能,温暖同行——清洁能源公益行动助力高考学子圆梦文水
- 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人民政府举办安全月活动
- 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 ——双鸭山市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成功举办
- 手术室里“父亲节的守护” 2025西安唇腭裂免费活动
- 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