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徐沟闹元宵,张氏非遗绽华光
公益在线太原讯(记录者 范继东)2025年2月9日,新春佳节的热烈氛围中,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东南坊村广场迎来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 活动由山西徐沟张氏民间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太原市民俗文化研究会、太原市群众文化学会协办,为当地百姓和游客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 “南庄的火、大谷的灯,徐沟的背铁棍爱煞人”,这句在山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谚,生动地展现了徐沟背铁棍的独特艺术魅力。 作为华夏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徐沟背铁棍在三晋大地久负盛名。2006 年,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 年 11 月,民俗清徐徐沟背铁棍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成为了山西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清徐徐沟 “背铁棍”,又称 “抬阁”“走阁”,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的表演形式独特,由一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上面举着一位化妆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演员仿佛凌空起舞,灵动飘逸。这种艺术形式融合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杂技等多种元素,表演中既有绘声绘色的戏剧情节,又有惊险玄妙的杂技造型,还有优美动人的舞蹈美姿,令人目不暇接,深受大众喜爱。 徐沟背铁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最初它是农民们祈雨谢恩的一种仪式。当时,靠天吃饭的农民对雨水的渴望极为强烈,遇到大旱时便会上庙求神祈雨。若得雨,便会抬神游行,以表达对神灵的感激之情。在抬神的队伍中,人们会抬上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作为侍神的童男童女,这便是 “抬阁”,也就是背铁棍的前身 。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背铁棍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群体舞,有 “无言的戏剧”“空中舞蹈” 和 “流动杂技” 之称。东南坊作为背铁棍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鼻祖是清代徐沟县四大富族之一的乡绅张联辉,因排行老六,人称张老六。张老六在河南做生意时,将家乡的背铁棍带到了周口、水寨等地,使其在当地受到广泛喜爱,进一步扩大了这一艺术表演的影响力。如今,张联辉的第六代嫡孙张二宝,现任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太原徐沟张氏民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受父辈影响,张二宝从小就对背铁棍情有独钟,并经过多年努力,成立了背铁棍艺术表演团。 本文来源:公益在线责任编辑: |
最新内容
- 情暖七一・致敬初心—— 走访慰问老党员,共忆峥嵘岁月情
- 佳木斯:党建引领聚合力 运动赋能促发展
- 祁县:巧手剪纸颂党恩,非遗传承迎七一
- 中国雷锋精神公益网——雷锋志愿者服务中心挂牌仪式
- 庆党生日不忘初心 启动揭牌普惠民生
- 喀什地区2025年自治区彩票公益金支持资产组织孵化服务项目
- 中华遗嘱库北京丰台分库正式启动家门口就能立遗嘱,老人赶起 “新时髦”
- 佳木斯东风区6.26国际禁毒纪念日第38周年禁毒“徒步行”公益活动
- 情暖邻里|日照石臼街道幸福社区&海洋世家物业便民活动圆满收官
- 原平市爱心助学站“一对一”明日助学项目第二次兑现会召开
- 裕华堂世联中医研究院健康公益行走进日照石臼街道盛海社区
- 胜利东街社区“党员实践日·靓丽星期五”志愿服务在行动
- 沙河市四匹缯纺织博物馆隆重举行落成开馆揭牌仪式
- 中国狮子联会尚德服务队(陕西)“狮爱慧灵 公益观影”圆满举行
- 葫芦岛市全面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建设
- 省委社会工作部领导阴玲光等调研杏花岭区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
- 河北里社区开展“粽香传情爱暖夕阳”活动
- 沈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展“全民反诈 守护平安”普法公益宣传活动